第061章 蛰伏三年 (第2/3页)
厚,比得上江湖那些混迹二三十年的一流高手。对于绝大部分的江湖武者来说,资深的一流高手已经是他们武道修炼的毕生极限。一流高手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内功的深厚程度和武技的高明与否。难以再上升一步。因为一流境界之上,便是神秘而强大的宗师境界。而宗师境界,不是靠中丹田修炼就能达到的。那必须是一缕念力踏入过神秘的上丹田,内视元神之后,获得超凡感知力,才能享有的巨大荣誉。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秘境界,江湖之中毫无方法可寻。整个吴郡十三县的江湖之中,达到宗师境界的高手屈指可数,仅仅七位。为首的自然是寒山真人,其次则是吴郡五大帮天鹰门主寒鸦、马帮帮主李朔、铁剑门主韩平山、药王帮帮主孙白鸿、巨鲸帮帮主刘洪等五位,才拥有如此深不可测的实力。还有娄县白莲教的茅子元教主据说也是一代宗师,只是极少有人曾见,难以揣测其实力。苏尘也有些迷糊,自己现在的状况,算是一流顶尖高手,亦或是一代宗师?!苏尘早在三四年前,便曾经意外进入上丹田,发现了一座方寸灵山和自己的元神。那时他才刚刚开始修炼武道下丹田都未炼成,谈不上成为一代宗师。这几年又回头将下丹田和中丹田和的修炼补上了,内家真气达到一流境界。这样算下来,他也是一名宗师境高手?苏尘也未见过江湖上的其他宗师境高手,并不知道自己和其他宗师境高手,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不过,苏尘其实也不太关心这些。这三年多来,吴郡江湖离他渐行渐远了。……
苏尘这几年真正用心去专研的,只有从寒山道观得来的那卷修仙之书。他每日都花一个时辰,先看上一遍《逍遥游之蜉蝣篇》总决,然后修炼第一层功法“蛰伏诀”。《蜉蝣篇》的总决极为深奥,讲的是蜉蝣朝生暮死的短暂一生,不容易明白其中的深意。然而每日读一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总有一天他能琢磨出其中的奥妙。苏尘觉得自己这几年修炼蛰伏诀下来,也汲取了不少的蜉蝣灵气,是并未发现自身有什么突破的征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成为修仙者之前,仙书中记载的八道灵术根本无法修炼。剩下的时间,他只能用在灵材料上。每次趁着执行杂役任务,前往吴郡各县的途中,顺便找一找灵材料。苏尘在吴郡十三县内,收集各种灵材料,进展艰难和缓慢。每一种灵符的制作,都需要一整套的单独制作材料,相互之间并不通用。灵符的制作材料太难搜集,需要到各地去寻找,而且经常跑空,未必能找到。这几年下来,苏尘还是搜集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灵材。比如,一支金狐符笔,从娄县一家百年老笔铺得来。又如小半块残缺的赤砂灵墨,是从乌程县的一位落魄秀才手里得来的。这位秀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