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回分袂叮咛愁一缕参禅溜览豁双眸 (第4/12页)

加入书签

去之后,就得全凭你的运气了。希望你有机会可以见得着弄赞法师。”第二天小吉里陪孟华到城中各城游览,一来是这天他们反正闲着没事,二来也好让孟华熟悉当地情形。拉萨名胜古迹甚多,他们首先到大昭寺观光。大昭寺在拉萨市的中心,最繁荣的八角大街就是环绕着大昭寺建筑起来的。在八角大街的街头,矗立着一座大石碑,只见人来人往,每一个从这座石碑底下走过的人差不多都要摸它一下。孟华觉得奇怪,问小吉里道:“这是什么石碑?为什么人人都要摸它一下。”小吉里道:“这是拉萨有名的‘舅甥和盟碑’,说起来倒是和你们汉人古代的一位美丽公主有关。”跟着便和孟华详述这座石碑的来历。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当时叫吐蕃王),故唐、吐蕃有舅甥之称。到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遣使入吐蕃又一次缔结盟约,并置碑刻石志其经过,这座碑就叫做“舅甥和盟碑”。碑上镌有藏汉两种文字。西藏人中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这座石碑会帮助不得意的人。做生意的人清早摸一下碑身,那一天就生意做得顺利;牧人摸一下碑身,那天的牛羊不会丢失;种田的摸一下碑身,庄稼会长得茂盛;小学生摸摸碑身,那天准会背书……总之谁人摸过石碑,那一天就会无灾无病,各事顺心。当然小吉里不是怎样熟悉历史,(有关的朝代、年号、时间等等是作者加上去的),但“舅甥和盟碑”的来历,西藏的人都是耳熟能详,说来娓娓动听。孟华笑道:“原来在差不多一千年之前,汉人和藏人就是亲戚了。这座石碑倒是汉藏友好的见证呢!”小吉里道:“是呀,虽然有些土王子常常挑拨藏人去打汉人,但我们藏人一向都把汉人当作朋友的。”走过了“舅甥和盟碑”,不久就来到大昭寺了。寺门前长着两棵古柳,来到大昭寺进香的西藏人,都先用头顶顶古柳,表示敬礼。孟华不禁又是好奇心起,照样做了之后,又问小吉里是何缘故。小吉里道:“相传这两棵柳是文成公主栽植的。有个神话还说,那是文成公主的头发长成的。我们藏人非常尊敬文成公主,把这两棵柳树称做‘公主柳’,刚才的仪式,那是表示对文成公主的敬意。”进了大昭寺,只见正殿的“金顶”上塑了两只羊,昂首向着金光灿烂的“法态”,神态栩栩如生。孟华问起小吉里,原来又有一个故事。据说大昭寺和小昭寺都是文成公主亲自相度地形,审定建筑模制兴建的,大昭寺的旧址原是一处湖泊,施工前曾用山羊运土填平,所以这个寺的藏名叫做“日阿萨出朗组康”,意即“山羊运土的幻异寺”。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小吉里道:“你注意到大昭寺的庙门没有?”孟华说道:“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