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1章 山东最大的问题 (第1/5页)

加入书签

在天津巡视了三天,朱翊钧一行人坐上专列,继续南下。

火车沿着北运河东侧,一路穿过河间郡,中途不停,四小时后进入到山东境内,缓缓驶入德州站。

在德州,运河转向西南故城,走东昌郡临清、聊城南下。

铁路直接走平原、禹城南下济南。

在德州站站台,山东巡抚王宗载、山东布政使陈大科会同按察使和兵备使在此接驾。

朱翊钧请四人上车,一起南下济南。

火车在德州站停了二十分钟,继续启动。

在餐车兼会议车里,朱翊钧接见了四人,作陪的有徐贞明和潘应龙。

四人一一向朱翊钧禀告山东政、法、军和整体情况。

汇报非常简略,一人五分钟。

听完后,朱翊钧笑着看着四人,指着王宗载和陈大科说:“朕知道,你们四人眼巴巴地跑到德州接驾,存了小心思,尤其是王巡抚和陈布政使,肯定是憋着劲,想从朕的手里拿到几个大项目。”

四人都轻笑起来,“臣不敢。”

车厢里的气氛稍微变轻松。

这是朱翊钧惯用的手段,把会见的气氛弄得轻松一些,这样大臣们才愿意说一些实在的话,交流一些真实的情况。

王宗载是湖北京山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陈大科是江苏通州人,龙华书院第一批毕业生。

王宗载曾经出任过鸿胪寺少卿,主持编写过《四夷详考》,是大明第一本介绍海外诸国的官方资料。

后来出任第一任日南布政使,兼真腊、暹罗交涉使。

陈大科出任过静海户曹参政、右参议和左参议,同属于南海历练出来的能臣干吏。

朱翊钧在心里默想过两人的履历,开口说。

“要项目,就得把你们的优势摆出来。你们说说山东的优势,把朕说心动。

不瞒你们二位,朕手里的大项目,确实有不少,把朕说动了,任你们挑选。”

王宗载和陈大科对视一眼,最后由陈大科出面向朱翊钧汇报。

“皇上,臣等认为,山东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水。”

朱翊钧目光一闪,别人家要项目,都是把自己的优点三分说成十二分,天花乱坠。

这两位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有意思,看来下过一番苦功夫。

“此前山东被朝廷定为养马之地,大力推行马政,诸多良田被荒废,沦为草甸,用于放马。

自从张相担任山东巡抚,厘清马政,退草还耕。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