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6章 火车上的试探 (第2/5页)

加入书签

的说法,是大明第一批真正的外交官。

功绩铭刻青史,跟吴关海、朱璟法率领的大明第一支环球航行船队,以及赵士祯率领的第一个环球科考队一样,流芳千古。

回京必定会得到重用,十有八九会外派到地方,出任参议或布政使,从此一路青云,扶摇直上。

不过石星应该看中的是他与潘应龙的关系。

徐贞明目光又在王用汲身上闪动了两下。

这位是福建晋江人士,早早入了国子监,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了新学开山宗师李贽的关门弟子,此前又被推荐到王一鹗麾下历练,与鱼鹰总督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王用汲旁边,王逢猛一身原野灰的军装,红边圆檐帽被小心地放在手边的桌子上。

这位更不得了,是海瑞海公为数不多的关门弟子。

海公虽然不结党,但他坐上资政大学士、御史中丞的位子后,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新党稳健派的领袖。

位置和势力是相辅相成的。

石星把三人留下,就是想通过他们的嘴,把某些要紧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身后的几位大佬。

徐贞明属于那种只知道闷头做事,不懂得权谋争斗的大臣,要不是幸运地遇到朱翊钧做皇帝,换做任何一位皇帝,连布政使都升不上去,早就被言官清流们喷得回家吃老米饭去了。

谁叫你只知道做实事!只要做实事,肯定能找到瑕疵和错误。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这些瑕疵和错误,正是只务虚不务实的清流言官们的拿手好戏!

徐贞明虽然内心厌恶权谋争斗,但他并不反对石星这么去做,连一点厌恶都没有。

因为他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比如在西北苦旱之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他必须去做。但是争权夺利,保护大家的利益,石星必须去做。

自从石星改任陕西巡抚,按照皇上的讲话,就是跟自己搭班子,只不过自己是这个班子的带头人,班长。

自然而然,两人就成了一个整体,利益悄悄绑定在了一起,就像此前自己跟徐渭一样。

那时的文长公从曹公手里接过西北领导班子班长的担子,自己跟他搭班子。文长公在上面遮风挡雨,大家在下面拼命做事。

现在轮到自己遮风挡雨,有些事自己做不来,必须由石星去做,自己帮他撑住场面就是。

石星开口说:“千鹤、明受,你们出使海外五年,朝堂多有变化。别的不说,宪议院诸位老臣前辈,前后仙逝。

万历六年三月,梅林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