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银子是好东西! (第3/4页)
部分晋商和晋党,被查出通虏卖国,家产被抄没。
而东南也经历过一次物价波动,那就是嘉靖四十二年,苏州张家、吴家,嘉兴杨家,昆山林家,宁波顾家为首大小二十家东南世家,因为通倭卖国,家产被抄没。
你们有没有察觉?”
众人想了会,好像是。
有人迟疑地答道:“在下感觉那段时间,银子好像不值钱了,以前一两银子能买到的东西,要一两二三钱。”
“是啊嘉靖四十三年,晋商被查那段时间,在下刚好去了京城,也发现那段时间,银子好像不值钱了,以前一两银子能买到的东西,要一两三四钱。”
杨金水点点头:“因为那段时间,官府抄没案犯家产,抄没的银子大部分很快就流了出来,上百万两银子啊。市面上的银子多了,当然不值钱了。”
听着杨金水绕着弯说了一大圈,有聪慧的人察觉到他想说的话,只是还没彻底悟透,还需要点一点。
张晋元扫了一圈众人,故意问道:“杨公公,你的意思我们现在生意增长陷入困境,跟银子,也就是世子说的货币有关系!”
杨金水欣然答道:“没错。银子,也就是世子所说的货币,会严重影响我们商贸交易的效率。我们做买卖,一般是这样,王三贩了一船棉布去湖广,换了粮食和铜银回来。
到了南京把粮食卖了换成铜银,再回到苏州,准备买一船丝绸,去北方贩运。一路辗转,有一半的运力花在运铜钱和银子上。”
没错,铜钱和银子值钱,可这玩意死沉死沉。尤其是铜钱,不光重,还不值钱。运一船铜钱,还换不回一船丝绸来。
为什么银子后来大受欢迎,因为它值钱啊,一船银子,能换回好几船丝绸来。
杨金水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大问题,丝绸、茶叶、棉布的价格,我们说随行就市,其实很不正常。往往是海商运了一船白银来买货时,丝绸、棉布涨价了,因为市面上的银子多了,不值钱了。
等到海商离开几个月,市面上的银子少了,值钱了,丝绸、棉布反而降价了。正常嘛,很不正常!
如果是因为丝茧或棉花欠收了,丝绸和棉布产量减少了,价格上去了,还能说得过去,结果是因为市面上银子多寡,物价波动激烈,这就不正常啊。”
众人一听,杨金水的话说得有道理,以前我们怎么没察觉到啊。
杨金水也长叹了一口气:“我们身在庐山,不知真面目。世子殿下远在京城,看着商业调查科的禀贴,却能洞若烛照,看得明明白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