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第448章 差点酿成大错的胡宗宪 (第4/5页)
,留他一条活路。
“梅林公,此子是谁举荐到你跟前的?”
“是几位同乡。”
潘应龙了然。
胡宗宪的同乡多徽商,徽商多巨贾,也为胡宗宪仕途提供了不少帮助。托了一份情面过来,必须得认。
结果引狼入室,招进来一位内应。
“梅林公,想必党先生也不是特意潜伏到你跟前。可能是有人抓到他的把柄,进而逼迫他这样的做的。
梅林公,看来有人不希望你入京啊。”
“高拱?”
胡宗宪第一个就是想到了他。
当年借着倒查庚戌之变,嘉靖帝下诏,把晋党晋商几乎斩杀殆尽,胡宗宪当时任兵部尚书、山西宣大总督,是具体执刀人。
晋党的血海深仇,高拱肯定会记在胡宗宪身上。
Www⊕тtkān⊕c○
潘应龙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梅林公,学生觉得高阁部下手的可能性不大。他隆庆元年被召回京,出掌户部,历经挫折,最后向西苑输诚服威,这才得以入阁,推行新政。
新郑公虽然性子急躁,但宦海浮沉多年,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何况他当下最要紧的对手是其他几位阁老,没事招惹远在南海的梅林公作甚?
要是梅林公回京,只是入督理处,他不是平白招惹了一位强敌?得不偿失!”
胡宗宪点点头:“有道理。”
他想了想,其他人有嫌疑,又都似乎不像,一时间未决不定,猜不出是谁,干脆把幕后黑手抛到一边。
“凤梧,幕后黑手待后再说,现在老夫方寸大乱。这封弹劾奏章要是进到京城里,老夫担心被有心人利用,挑起老夫与张叔大之间的矛盾,进而亲者痛,仇者快啊!”
潘应龙答道:“梅林公所言极是,我们当务之急就是消除这封急奏的影响。现在兴北风,梅林公的奏章又是交给快速帆船,一等一的快。
追是追不回来了,我们只能另想它法”
他想了一会,提出一个建议:“梅林公,不妨揪住罗旁瑶一事,上疏弹劾殷抚台,再寻个由头把广东布政使司、湖广布政使司也弹劾一番。”
胡宗宪笑了:“把水搅浑!”
“对,梅林公,对手想把水搅浑,那我们就顺势而为,把水搅得更浑,浑到谁也看不清谁!
只是如此一来,梅林公可能要背负狂妄的非议。”
“狂妄就狂妄,总好过被人当刀子,跟张叔大去争斗一番。”
“梅林公说得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