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 (第2/5页)

加入书签

直隶天津、河南开封、苏州太仓、福建福州等地的口音。

客商或穿衫袍,或穿曳撒,操着生硬的官话。你可以从他们的官话里,听出漠南、辽西、等地的口音。

城东有一条街,两边全是脚店和酒楼。

脚店里坐满了脚夫挑夫,还有放假出营的军士,短打劲装。

酒楼里进出的都是些商贾、文士以及附近的头人和百户,穿着长衫袍和质孙服,头戴帽巾。

脚店里以面食为主,有烧饼、汤饼、蒸饼、笼饼、春饼,有蝴蝶面、水滑面、托掌面、切面、挂面、馄饨、合饹.

胡宗美惊奇地发现,他在京城各种小店看到的面食,这里基本上都能看到,只是做出来的味道,可能有差异。

米饭和炒菜多在酒楼,胡宗美还从一家酒楼里闻到了鸳鸯火锅的味道。

胡宗美忍不住对同伴说道:“真是想不到,塞外新城,居然繁华到了这个地步,不输内地富庶县城。”

胡宗美一行人吃了晚饭,回住所的路上经过丰宁公学,正好遇到散学。

从大门涌出数百学子,有的是城中军民子弟,有的是城外牧民子弟。他们三两结伴,夹着书本,说说笑笑,走路回家。

第二天一早,军营里的军号声惊醒了胡宗美。

他猛地从床上弹起来,穿好衣服,叫醒同伴,出去后围着摇井洗漱。吃了早饭,他们牵着各自的坐骑,沿着大街奔西门。

在西门大街上,看到六位僧人,穿着灰褐色僧衣,蹬着布鞋,打着绑腿,背着行李,左手拿着念珠,排成一队,徒步向西门而去。

胡宗美十分好奇,问路边行人。

“劳驾问下长者,这六位僧人是做什么去的?”

行人长者看了一眼牵着马的胡宗美,答道:“这是善化院的僧人,按例出去苦修。”

“苦修?”

“对,这些苦行僧出去十天左右,绕着丰宁百余里的地方走一大圈,给沿途的牧民念经祈福,遇到病人还看病舍药。

有时遇到老人病故,就给牧民做超度法事。”

一位同伴忍不住说道:“啊,他们这是去化缘求捐吗?”

“不,化缘求捐怎么叫苦修?”长者一口否定,“按照戒律,这些苦修僧不得主动向檀越求施舍,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

除了当时那一餐吃的喝的,其余一干衣物、布帛、金银都不得接受,就连多余的食物都不准接受。”

同行好奇地问道:“要是那一天没有人施舍呢?”

长者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