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8章 从铁路到地方政务 (第4/5页)

加入书签

带来的好处一是北京城不会到处都是柴火烟雾,二是百姓们天天有开水喝,闹肚子的传染病少了许多”

河南巡抚石星忍不住说道:“张相、潘府尹,何不直接叫商家把煤炉和蜂窝煤降价?”

是啊,官府出面叫商家降价就好了,商家敢不听官老爷的话吗?

干嘛还搞补贴这样麻烦的举措?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

张居正指了指潘应龙,“让潘凤梧给你解释解释。”

潘应龙笑了笑,先看了一眼杨金水。

这些商家的“母公司”都隶属于少府监,顺天府直接出面,人家买不买帐都不好说。当然了,事情闹到少府监杨金水那里,他肯定会买自己的面子。

可这样一来,就显不出本尹的本事来,更重要的是也显不出本尹对皇上新政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

潘应龙开口道:“商家制造和贩卖煤炉和蜂窝煤,不是奔着利国益民去的,人家是为了赚钱。

本府跟商家谈判,把煤炉价格砍下三分之一,蜂窝煤每块四分五厘,还略有薄利。

薄利多销,要是销量上去,商家多少有钱赚,会继续把这个生意做下去。

顺天府要是强令他们继续降价,无利可图,那他们就不愿意千辛万苦地把煤从滦州运来,制作成蜂窝煤。

也不愿去滦州大批量定制煤炉,运到京师贩卖。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商家卖煤炉和蜂窝煤,价格降得再低,也没用。”

石星继续说道:“那官府自己开厂去做呢?”

没等潘应龙出言,安徽巡抚温纯先出声反驳了,“此计行不通!

商家行实业以谋利为要,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省成本、增效益。他们要是都赚不到钱,官府派出的那些榆木脑袋,更加赚不到钱,还能亏得连他亲娘都不认得。”

众人齐刷刷看过来,温纯双手一摊,“张相是知道的,本官在安徽是吃过大亏的,现在还亏了一屁股债,布政司和郡县对本官也是一肚子意见。

这次进京,本官准备豁去这脸皮不要了,死活从张相和杨公公手里为安徽要几个大项目,消债啊!”

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笑了。

温纯任安徽巡抚时,看到隔壁的江苏在海瑞巡抚下搞得蒸蒸日上,觉得海黑子都能行,那我也能行。

于是就指令安徽布政司在安庆、太平、池州三郡大搞棉布、丝绸等实业,上马了几个项目。

因为没有做好前期考察,对市场和实业也是一知半解,结果几个项目搞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