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5章 万历朝新时代必须配新文明 (第4/6页)

加入书签

所未经者,故日新进取。

常怀过去者,好静厌动,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展望将来者,盛气豪迈,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万历圣天子文成武德,以少年之姿,建大明为少年之国,雄踞于世界,傲视古今,当为开天辟地之新时代。

新时代当有新风气、新习俗,移风易俗迫在眉睫。故臣建言,以新文字、新文学、新文艺先行教化,革旧鼎新.”

张四维的建议很直白,就是以推行《公文典范汇集》、《机关规范条例》和《万历元年简体字表》为契机,引领一场“新文化”运动。

什么事新文化运动?

文化,以文教化。

写新文体,说新话本,唱新戏曲移风易俗,创立与万历新时代匹配的新精神、新气魄。

人才啊!

他整本题本都打了标点符号,还尽量用了皇上强调的通俗易懂新文笔。

这个老西!

张四维为何如此敏锐,一下子就嗅察到这方面的气息了呢?

张居正为首的楚党,东南系为核心的新党,都在埋头苦干,专注于务实政绩。

唯独躲在翰林院,被边缘化的张四维,一天到晚琢磨,终于在务虚方面,给他琢磨出一条新路来。

精神气魄?

什么是精神?

前汉司马公《史记.太史公自序》有云,“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前汉王充《论衡.订鬼篇》有云,“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即人的所思所想。

树立万历朝新精神,就是把大明朝万民的思想“变新”。

名为移风易俗,推行新文化,树立万历朝的新精神、新气魄,实际是改造亿万百姓的思想啊!

切中要害的宏伟壮举啊!

正中我们一直都疏忽却非常重要的关键。

皇上最先改制的部门有太常寺,专司宣教。

何为宣教?

我们疏忽了!

过去我们只是零零星星配合做一些宣教事宜,结果让张四维琢磨透了,抓到机会,提出以建立新文化,树立新精神。

这一整套做下来,足以名垂青史,搞不好比王阳明还要耀眼。

李贽李卓吾费尽心思完善和推行新学,搞不好在青史上留下的名字,还没张四维搞这一套新文化新精神来得响亮。

潘应龙全看明白了,也懂得皇上的心意。

“皇上,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