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0章 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 (第1/5页)

加入书签

第780章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

朱翊钧继续说道:“刚才你们说了杨开泰案,说的话都很中肯,也都说到点子上,这也让朕感到非常欣慰。

上午朕在资政局全体会议的开场白,提到了依法治国,提到了杨开泰案,也提到了马塞洛能体会到朕依法治国的良苦用心,感叹了几句。

有些话,朕是在敲打当时坐着的榆木脑袋。其实在我大明,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看穿了朕的良苦用心,其中就有海公,有王子荐。”

王一鹗连忙欠身拱手道:“皇上褒奖,让臣受宠若惊。”

海瑞淡淡地说道:“皇上过奖了。”

朱翊钧笑了笑,继续说道:“上午开场白,朕的感慨,其实也是发自内心。

不同文化环境培养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马塞洛来自欧洲,是葡萄牙大贵族,从小接受过教育。他到我大明,旁观了一场杨开泰案,就无师自通地领悟到法治精神的精髓。

而我们许多大臣,榆木脑袋都是抬举他们了,花岗石脑袋,钢筋混泥土脑袋!冥顽不化,一直坚持仁德为纲的人治,排斥公正为本的法治。

朕很是奇怪。我泱泱中华,自秦汉时就有了深入骨髓的法治精神,怎么千年过去,如同被历史尘土掩埋的商鼎汉玉,在我们官员和士子身上很难再看到了呢?

朕左思右想,还是刚才那句话,不同文化环境会培养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所以朕就在想,我们不仅要大兴新学,改造思想根源,还要海纳百川,对全世界各种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消化,融入到我们的文化环境。

大明放眼世界,志在天下,就不该固步自封。”

王一鹗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大明强大,故而自信,自信的人反而会虚怀如谷。我们的文明悠久浩瀚,如大海一般,所以不介意百川汇入,因为它们终究会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朱翊钧哈哈笑道:“子荐说得对!”

海瑞捋着胡须,神情还保持着郑重。

“原来皇上是这样的心思。当初皇上让翰林院开同文馆,万历大学成立外文研学社,南京大学外文馆,臣是反对的。

儒家包罗万象,暗合格物天理。就算适用新时代有所缺陷,可前秦百家争鸣,汉、唐、宋诸多贤士,他们的学术思想,难道就找不到合适的根源,加以发扬光大。

李卓吾就做得很好,他的新学在剔除儒学迂腐陈旧之学后,又吸收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