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第一座墓 (第2/3页)

加入书签

的莽莽群山外连鬼也没见到一只,更别说人了。比照着‘墓帝宝典’中的初级风水学知识,燕青觉得这里有点像是宝典中所描述,在堪舆术中称之为‘一小龙’说法。何谓‘一小龙’?‘小龙’指的就是U形山弯前面的一条小沟流。因为小沟流仅有二丈宽度,连小溪都算不上,只能称之为沟。沟当然只能意化为‘小龙’了,而沟边杂草犹如小龙披的龙鳞之甲。此沟弯曲而过,颇有股子幼龙戏山的味儿。小龙敢戏大山,这说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说明此小龙拥有无穷的霸气。这种地儿作为坟墓之地也较理想。而且,小沟在对着U形坡的中央地带居然有一点弯度,好像‘曲背相拜’似的。“就是这地儿了!”因为,这是墓帝宝典中所指示的墓门方向,燕青拿起铲子对于‘小龙’曲背所指的方向审视了一阵子后开始往下下铲了。时空铲上摧入真气之后,铁青光芒一闪,嚓地一声,铲子插了进去。再提起来后燕青仔细的审视着铲上带出来的泥巴。黄泥巴,这说明下铲还不够深。再来,接连来了十来铲,而且,按宝典所指的布局框定了大约百平方米范围下铲。终于,当地一声闷响声从地底十来米深处传来。“有门!”燕青信心大增啊,这可是自己将要挖掘出来的第一个坟墓。对燕青来讲拥有跨时代的意义,成就墓帝神位的第一步。当然,对于此墓主人燕青也十分的好奇。于是,开始连续不断的下铲了。不久挖掘出了一个两人大,竖起的井道。燕青看到了一根重达三四百斤的条石横着,于是继续下铲,不久,随着挖掘面积变大。一个拱形,全是用石条铺成的拱墓出现在了眼前。

此墓占地面积并不大,仅仅三十来平方左右。往两侧延伸而去,又是当地一声脆响。燕青知道,估计是碰上墓门了。顿时,这货兴致更高。不断飞铲之下。不久,用青色岩石制成的墓门出现在了眼前。而且,此墓修建的年代不浅了。因为,青色岩石上满是黑斑。随手抓起旁边的荒草搓巴了一下搞成一团当毛巾擦巴了一阵子,墓门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居然是用晚清满文写的——董林,字海川!尼玛,董海川大师!燕青顿时吃了一惊,心情儿有些荡漾。对于董海川燕青却是熟悉得很,此人可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他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河北省米家坞人,在九华山下见一壮汉盘树绕行,顺逆转换之间辫子竟可立起便向前询问。壮汉指引董海川去其师父云盘老祖处。自此,董海川在九华山云盘老祖门下学艺。后来,入肃王府得王爷赏识。最拿手的武技就是‘掌劈石磨’、‘贴墙画’等,据说最后一样绝技是绕树转掌,越转越快,最后脚下离地转树一圈,称为‘凌空八步’。后来,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