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墨教 (第2/3页)
宗教迷信的那一套,是个徒子徒孙都能自称道教门人。道教跟道家的距离,比道教跟佛教的距离还要大。所以,罗丰创立起墨教也是肆无忌惮,反正在阿斯利世界,根本没人听闻过墨家学说,所有解释权都在他手里,哪怕指鹿为马,别人也辨不出来。至于他选择墨家而不是其他的诸子学说,除了墨家有名,从未建立过教派外,也是因为墨家推崇学习机关术,恰恰与他接下来的行动方针所吻合。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大派系,分别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各以谈辩,从事,说书为主要思想,其中谈辩即辩论,从事即研究科学,说书即教书和研究各种典籍,这三种恰恰有利于推广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谈辩能交流技术文化,从而博采众家之长,去芜存菁;从事能鼓励人们发明创造,也是一切机关术的基础,而且跟工房都市的主题不谋而合;说书方便推广科学技术,既可以鼓励匠人著书立作,教导孩童,又鼓励人们研究其他文明的著作,吸收它山之石的精华。儒家认为这些都是奇技淫巧,包括物理、化学等等都是形而下的小道,不值得学习,墨家却认为这是止戈之术,哪怕原本是为了战争才创造的技术,反过来也可以用来阻止战争——譬如核武,或者说,禁咒。另外,墨家推崇商业,认为“交相利”,这也是罗丰需要的,毕竟工房都市里的工匠大多兼职商人,如果跟他们说“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下等的”,那么只有自贱的人才会信教了,商业是推广科技的重要渠道,不能不加以重视。诚然,不是所有墨家的思想都被罗丰采纳,比如“非攻”,一旦加入这一条,墨教就失去了扩张性。当然,罗丰也可以加以曲解,比如“非攻”就是指让敌人失去进攻的能力,或者再换个说法,即便不用武力进攻,也能让敌人投降,也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换这样的方向进行思考后,墨家的“非攻”完全是集兵法之大成的精义啊!总之,罗丰在墨家学说的市场中挑挑拣拣,将自己需要的东西挑出来,不需要的东西要么剔除,要么歪曲篡改。反正他是墨教的创始人,拥有最终解释权,所有的教义都由他来定义,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墨子重新活过来也没用。罗莎娜听完罗丰的陈述后,皱眉道:“仅凭这些的话,还不足以吸引到本城的匠师,相比知识神教,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墨教设三大职位,分别为教主、圣女和钜子,教主负责教内事务,圣女负责对外传教,钜子不涉权力,但地位超然,而在这三者之下,设立九匠职位,唯有技艺高超之人方能担任。”钜子亦为巨子,恰好对应太微神,一为巨,一为微,一为大,一为小。通天古书小声牢骚道:“你干脆叫九算好了
↑返回顶部↑